张思叔的座右铭

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  2021-01-13

“凡语必忠信,凡行必笃敬。饮食必慎节,字画必楷正。容貌必端正,衣冠必肃整。步履必安详,居处必正静。作事必谋始,出言必顾行。常德必固持,然诺必重应。见善如己出,见恶如己病。凡此十四者,我皆来深省。书此当坐隅,朝夕视为警。”这是北宋贤士张思叔为自己书写的《座右铭》,千百年来,为世人所推崇。

张绎(1071-1108),字思叔,寿安东七里店(今宜阳县锦屏镇东店村)人,自幼家境贫寒,为生活所迫,经常给大户人家当雇工,农闲时在小酒肆做酒保,直到20岁还没有进过学堂。有一天,他在街上看到县令出行,前面鸣锣清道,左右衙役护卫,车马煊赫、荣耀非凡,心中好生羡慕,便问身边人:“普通人怎样才能飞黄腾达?”一位读书人说:“只有努力读书,通过科举考试才能登上仕途。”从此以后,张思叔开始一边做工一边发愤读书,由于他天资聪颖、刻苦勤奋,再加上善于思考,学问进步很快。

张思叔喜欢写诗,他的诗表现的都是日常感悟及所思所想,虽然经常会用到一些比较浅显的语句,甚至是大白话,但整首诗却蕴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。程门四大弟子之一的谢显道读到张思叔的诗非常惊讶,便召他相见,一见面,果然眉宇不凡。一问情况,才知他没有进过学堂,谢显道便问:“你怎么不上学读书?”张思叔回答:“我是下贱人,怎敢奢望到学堂读书?”谢显道摇摇头:“读书人人有份,何分贵贱?我观你相貌神采,就知道是和我同道的人,你应该珍惜时间好好读书。”张思叔点头,虚心向他请教:“我应该先读什么书?”谢显道说:“先读《论语》。”张思叔拜谢而归,回来后就买了《论语》,认真研读后,又去拜见谢道显,说:“我已经把《论语》读完了,接下来该干什么?”谢道显回答:“去见程颐先生。”张思叔惶恐不已:“我是何等样人,怎敢冒昧登程先生家门?”谢显道说:“弟子向先生请教,没有高下贵贱之分,只要有志于学习,就会被留下。”

经过谢道显引见,张思叔投在程颐门下受业求学。程颐非常欣赏他的聪慧,曾言“吾晚得二士”,指的就是晚年所收的弟子张绎与尹焞。张思叔博学多思,尤善文章,在程颐教导下,很快名闻乡里。后来,当他读到《孟子》“志士不忘在沟壑、勇士不忘丧其元”时,心中豁然开朗,遂看淡功名利禄,专注于学问道德,并作《座右铭》以自省。据《张氏祖谱》记载,朝廷曾三次征召张思叔为官,都被他婉言谢绝。

北宋绍圣三年(1096年),在新、旧两党斗争中,新党再度执政,程颐被定为反对新党的“奸党”成员,贬到四川涪州(今四川绵阳市)一带,交地方官管制起来。元符元年(1100年),宋徽宗即位,大赦天下,程颐才得以重返河南,但依然背负着奸党的骂名。昔日弟子为避政治嫌疑,大多不敢前来接近。只有张绎和尹焞跟在他身边,请教学问并照料他的饮食起居。程颐在贬官涪陵时写成的《易传》,搁在身边七八年了,一直没有对外流传,临死前才将《易传》传给张思叔和尹焞,可见对他俩的信任。

1107年,程颐患病去世,洛阳地区的朋友和门生都不敢前来送葬,张绎却凛然不惧,亲自撰写《祭程伊川文》,表达对老师的感恩和追思,他还组织尹焞、范域、孟厚等弟子为先生守灵送葬。

程颐安葬后,张绎、尹焞承其遗训,在洛阳聚徒讲学,专心著述。期间,张思叔整理了二程的著作,并创作《明德录》。1108年,张思叔去世,年仅37岁,卒赠翰林学士,因其人品高洁、学识渊博,地方政府将其供入乡贤祠。

张思叔的《座右铭》通俗易懂、可遵可学,旧时流传甚广,名门大户常将之制成牌匾悬于中堂,或刻于照壁,作为家风家训,告诫子弟。明代刘敏宽少年时曾读《座右铭》,感叹再三,非常仰慕张思叔的为人,遗憾生不同时。后来,他到宜阳做县令,得知“锦屏山麓文笔峰下有旧祠,世传为张思叔读书处”,便“捐俸饬材”,修建张思叔祠。

明代宜阳县令李日强在《宜阳儒学题名记》中,要求青年士子效法“子房之节义,思叔之学问”。明代南京刑部侍郎王正国《新修宜阳学碑记》中写道:“遇则建子房之事功,不遇则修思叔之道德。”既对学子提出殷切期望,也表达了对先贤的崇敬之情。

清乾隆十八年(1753年),山西王家大院十六世祖王廷璋创建王家大院五堡之一“和义堡”时借用张思叔《座右铭》立下家规家训,教育后世子孙注意一言一行,律己修身。云南大理弘圣寺内至今还矗立着张思叔《座右铭》石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