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3-03-31
“竹篾当火宝,火笼当棉袄”,这句俗语,我小时候能感受到的是亮光与温度,如今再嚼,股股暖意里多了许多情愫。竹篾、硋钵、炭火,凭借匠艺把它们编织在一起,温暖着一个个寒夜,史话、匠心、温情触手传递,暖到心怀。
就地取材是人与自然共生的智慧。山区人们依山而居,青山中毛竹环腰,坚韧挺拔的毛竹便是制作火笼外壳的最好材料。不上粙的硋钵则是火笼蓄炭火的内体,杂木烧成的木炭性坚内敛,温火慢烧,那便是火红的心。寒冬清早,抱上一个火笼,一天手脚暖绵,抵得上一件大棉袄。
几场雨过后,制作火笼的师傅便上山选择那种节长质好的毛竹,砍回家来,锯尾去头,用篾刀刮去竹窟,对准中间一分为二。随着刺啦啦的声响,竹子一节节裂开,被劈成两半,而后根据要制作的火笼大小,把竹片一段段锯下,竹子便化作整齐队伍,完成迈向火笼的第一步。
劈篾,是竹匠的基本功——用一把竹刀把竹子逐渐对半等分,就劈成了一根一根可用的篾丝。俗话说:“三年学徒,两年劈篾。”别看师傅可以边聊边干,可他那双手拿捏着丝毫之间的分寸,了然于心。篾劈好还得过一道关,称作“过剑门”。劈好的篾片还是有些毛糙的,甚至会残留一些细微的篾丝,容易扎到手扎进皮肤,因此还需要过一道“剑门”才行。过剑门前,竹篾粗细略有各异,大小也不很齐整,特别是不够光滑。而穿过刀锋的固定位置,篾片被统一切割,穿过了“剑门”的竹篾都变得齐整划一,细腻光滑。
竹篾成片成丝就进入编织阶段。巧借竹篾韧性,圆口先成,暗藏硋钵,锁腰固钵,再摆裙裾,竹丝缠绕。最后取一段粗厚适度的篾片,弯成虹拱,制成提耳,一个上体棱孔,下半部喇叭状的火笼便制作而成。之后,炭火入钵,竹的香味随暖意幽幽散发。拎上它,寒夜里便有竹香暖意相伴。
青山岁岁新竹,工艺代代相传。火笼的史话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,有沈约的《咏竹火笼诗》为证:“覆持鸳鸯被,百和吐氛氲。忽为纤手用,岁暮待罗裙。”或为温床,或为温手,火笼成为寒冬“暖宝”。谢朓在《咏竹火笼》也大赞其美:“庭雪乱如花,井冰粲成玉。因炎入貂袖,怀温奉芳褥”,赞美了古代社会生活中有着取暖作用的器具竹火笼。火笼又被民间奉为吉祥之物,因而从一般取暖之用上升为情感的传递。南方有些地区,婚嫁必有一对精致的火笼陪嫁,女儿出嫁,女方家须为新娘准备一对火笼带走,其中一个在结婚那天要装上炭火,让新娘带在轿内,寓意新娘嫁过去后日子过得红红火火。
竹火笼,今天虽不再拎在手上,暖在跟前,可青山翠竹还摇曳着火笼的记忆,一样样竹器的纹路中依旧行走着竹编工匠的匠心。匠师手中方圆组合,拿捏编织法度。花篮式的火笼,圆而固实,火笼脚立挺着端庄,竹篾编出方方正正的小方格,依旧透出暖肤的温度,温醒千家万户的暖心情怀。(禾源)